3、中国科学院奖励项目
序号 |
项目名称 |
获奖时间与获奖等级 |
获奖人 |
---|---|---|---|
1 |
化工冶金中的散式流态化 |
1978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|
郭慕孙 |
2 |
阿尔巴尼亚红土矿还原焙烧-氨浸-氢还原湿法提镍钴新流程试验 |
1978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|
郭慕孙,陈家镛,夏成运,金成用,夏麟培,欧阳藩,毛铭华等 |
3 |
从低品味铜钴氧化铁矿中提取铜钴 |
1978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|
郭慕孙,刘淑娟,王永安,戴殿卫,郭铨,郑建生,杨若熏 |
4 |
两相流态化磁化焙烧贫铁矿 |
1978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|
郭慕孙,郑建生,白万海,王凤鸣,李佑楚,刘大陆 |
5 |
流态化气体还原铁磷制铁粉 |
1978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|
郭慕孙,杨云奇,王亚东,郑建生,王永安,郭铨,王文录 |
6 |
攀枝花钢铁冶炼新流程--流态化还原法 |
1980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|
郭慕孙,欧阳藩,刘淑娟,郭铨,杨若熏,庄一安 |
7 |
流态化粮食干燥机 |
1981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|
郭慕孙,郭铨,江汝坤,黄长雄 |
8 |
用床层塌落法判别散体物料流态化特性 |
1983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|
郭慕孙,董元吉,杨子平,秦绍宗,钱梓文,刘广源 |
9 |
流态化还原制磁粉 |
1983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|
甘耀昆,郭铨,郭慕孙 |
10 |
非理想气固广义流态化分区研究及统一关联 |
1986年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
郭慕孙,李佑楚,王凤鸣,陈丙瑜,王永生,朱谦 |
11 |
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中的流态化技术研究 |
1987年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|
王中礼,贾玉兰,曾庆祥,秦绍宗,苏雁,巩名利 |
12 |
跳汰流态化煤还原铁矿 |
1987年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三等奖 |
郭慕孙 郭铨,夏麟培,宋宝珍 刘淑琴 |
13 |
250 吨 / 年流态化法制磁粉工业性实验 |
1988年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三等奖 |
甘耀昆,宋宝珍,郭铨,郭慕孙 |
14 |
无气泡气固接触 |
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|
郭慕孙,李佑楚,刘淑娟,董元吉,李静海 |
15 |
SP(NG-WB) 型四氧化三铁的研究 |
1990年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二等奖 |
宋宝珍,甘耀昆,(周建兴),(周学良),(赵洪国) |
16 |
颗粒形态的研究及应用 |
1992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|
马兴化,黄滔,尉俐 |
17 |
钢铁冶炼新流程 |
1992年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二等奖 |
郭慕孙,王大光,姚建中,刘淑娟,谢裕生,宣德茂,邬良柱,马积棠,沈天临 |
18 |
颗粒流体两相流型结构与区划模拟 |
1993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|
李静海,郭慕孙,陈爱华,钱贵华,(杨励丹) |
19 |
炼铁过程的模拟、整体优化及软科学研究 |
1994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|
谢裕生,王大光,艾菁,商玉明,张恒 |
20 |
HCF 型高磁性磁粉(墨粉) |
1994年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二等奖 |
宋宝珍,甘耀昆,(赵洪国),(刘应国),(周学良),刘京玲,洪伟,贺守华 |
21 |
生物活性产品成型的流态化新技术及设备 |
1995年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三等奖 |
夏麟培,陈丙瑜,欧阳藩,李燕燕,方国平 |
22 |
移动床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应用 |
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|
李洪钟,郭慕孙,李佑楚 王兆霖,柳华 |
23 |
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与方法 |
199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|
李洪钟,郭慕孙,王兆霖,钱梓文,周涛 |
24 |
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技术 |
2001年获中科院技术发明一等奖 |
李静海等 |
25 |
难选冶金矿高效绿色利用集成技术及产业化团队 |
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|
陈运法,钱鹏,魏连启,仉小猛,叶树峰,丁剑,李青春,吕翠翠,鲁永刚 |
26 |
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改革 |
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|
李增喜,朱庆山,崔丽杰 |
27 |
离子液体绿色工程应用团队 |
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|
张锁江,张香平,何宏艳,吕兴梅,成卫国,聂毅,王蕾,赵国英,董海峰,张兰 |